浙大活动软件的在线实验操作指南:手把手带你玩转科研工具
九月的杭州飘着桂花香,玉泉校区的实验室里键盘声此起彼伏。如果你正在为远程实验操作犯愁,不妨试试浙大自主研发的这套活动软件。作为国内首个支持多模态数据采集的在线实验平台,它已经悄悄帮3万+师生完成了从基础认知实验到复杂行为研究的各种项目。
一、这个软件到底能干什么?
打开深蓝面的登录页,你会看到五个核心模块整装待发。不同于普通问卷工具,这里的实验创建器支持拖拽式编程,就算不会写代码也能设计出专业级的心理学实验范式。
- 实时眼动追踪:通过普通摄像头实现60Hz采样率
- 多设备同步:手机、平板、电脑数据实时汇总
- 智能数据清洗:自动标注异常数据点
1.1 软件适配场景举例
教育学院的王同学上周刚用这个平台完成了注意力分配研究。她设置了双任务范式:主任务是在线数学题,次要任务是监测屏幕边缘的颜色变化。系统自动记录了她的答题正确率、反应时长和鼠标移动轨迹。
功能模块 | 普通软件 | 浙大活动软件 |
数据采集维度 | 单一(如仅文本) | 12种(包括面部表情识别) |
实验模板库 | 15个基础模板 | 87个学科专属模板 |
数据导出格式 | CSV/Excel | SPSS/JASP/Matlab |
二、从零开始的实操手册
还记得第一次在食堂用校园卡刷红烧肉的场景吗?跟着下面这些步骤,你会发现操作实验软件比选菜还简单。
2.1 登录与初始化
用学号登录后别急着点"新建实验",先去实验室设置校准设备。建议准备:
- 带摄像头的电脑(Windows/macOS都行)
- 稳定的Wi-Fi连接(图书馆信号)
- Chrome或Edge浏览器
2.2 创建第一个实验
点击右上角的黄色加号,你会看到像乐高积木一样的界面。试着拖拽这些模块: 刺激呈现→反应收集→数据存储。比如在心理学实验中,设置"反应时间"和"正确率"作为指标。
常用实验类型 | 推荐模板编号 | 平均完成时间 |
Stroop色词测验 | PSY-07 | 25分钟 |
视觉搜索任务 | COG-12 | 40分钟 |
经济决策博弈 | ECON-33 | 60分钟 |
三、你可能遇到的七个坑
上周生物医学工程的李教授在操作时,发现眼动数据出现漂移。后来发现是实验室的顶灯反光导致的,换成柔和的台灯就解决了。其他常见问题包括:
- 浏览器缓存未清理导致页面卡顿
- 麦克风权限未开启影响语音记录
- 屏幕分辨率过高引发的控件错位
3.1 数据采集小技巧
想要获得更精准的行为数据?试试这些参数设置: 采样频率调到"平衡模式",视频压缩率设为75%。如果做团体实验,记得开启多房间模式,避免不同组的数据串流。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实验室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嗡声。保存好刚设置完的情绪诱发实验模板,顺手点开数据看板,实时折线图已经开始跳动。这样的科研日常,或许就是浙大活动软件想带给每位使用者的温度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