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角色眼睛绘制指南:从基础到生动的5个关键步骤
凌晨两点半,我第13次擦掉重画的时候突然意识到——蛋仔派对那些看似简单的圆眼睛,想画出灵性还真得琢磨点门道。去年在游戏公司实习时参与过角色设计,今天就把压箱底的观察笔记整理出来,说说怎么让那双眼睛既符合游戏风格又能传递情绪。
一、理解蛋仔眼睛的底层逻辑
很多人第一笔就画歪,其实是没搞明白这套视觉体系的三个核心特征:
- 几何化处理:真人的眼睛结构被简化为1个圆形+2条弧线
- 动态夸张:瞳孔大小变化幅度能达到300%(参考2021年《休闲游戏角色设计白皮书》)
- 色彩限制:官方色板里眼白其实是#FFF9E6的米白色
元素 | 常规比例 | 情绪态变化范围 |
虹膜直径 | 占眼球1/2 | 1/3~2/3 |
高光位置 | 10点钟方向 | 会随光源偏移15° |
二、准备阶段:别急着动笔
我的数位板上现在还粘着张便利贴,写着组长当年骂醒我的话:"你连角色性格都没设定,画什么眼神?"具体要确认:
- 这个蛋仔是淘气型还是呆萌型?
- 场景光线是舞台强光还是黄昏柔光?
- 要表达惊喜(瞳孔扩大)还是犯困(上眼皮下垂)?
建议先做个小练习:用圆规画20个相同大小的圆,在每个里面尝试不同情绪组合。我习惯用蓝色圆珠笔打草稿,比直接上色更容易修改。
三、分步骤绘制详解
1. 基础轮廓的微妙之处
看似简单的椭圆其实要分三层来画:
- 用0.5mm自动铅笔轻勾外轮廓,注意顶部要比底部平缓5%左右
- 上眼睑加重描边,厚度控制在线稿宽度的1.5倍
- 下眼睑用虚线表现,间隔距离约等于线粗的2倍
常见翻车点是把眼睛画成完全对称的球体,实际上官方模型显示,靠近鼻梁的一侧要收窄3-5度。
2. 瞳孔的动态表现
观察游戏内截图会发现,瞳孔缩放才是情绪传递的关键:
- 兴奋状态:瞳孔充满虹膜,边缘模糊处理
- 困惑状态:瞳孔缩小且偏向一侧
- 疲惫状态:瞳孔变成椭圆形
画的时候可以默念"大小位置形状"三要素检查表。有个取巧的方法:先把瞳孔画成小正方形,再慢慢磨圆角,这样比直接画圆更容易控制比例。
3. 高光的灵魂位置
我整理过50张官方立绘,发现高光规律:
光源类型 | 高光数量 | 建议位置 |
自然光 | 1个主光+1个反光 | 10点&4点钟方向 |
舞台光 | 2个主光 | 12点&8点钟方向 |
记得高光永远不要画成正圆形,边缘要有细微的毛躁感。我习惯用白色丙烯笔点上去后再用橡皮擦轻轻蹭一下。
四、进阶技巧:让眼睛活起来
上周帮学妹改图时发现的三个冷门细节:
- 在虹膜底部加条1像素宽的浅色反光,立刻增加湿润感
- 愤怒时的红晕要从内眼角向外渐变,别画成生硬的圆圈
- 闭眼状态的眼皮弧度要比睁眼时更陡峭
如果是画同人创作,可以试试把瞳孔形状改成星星或爱心,但要注意保持外轮廓的圆形基础。有次我把反派蛋仔的瞳孔画成六边形,结果被组长说像机器人...
五、不同材质的处理秘诀
凌晨四点咖啡喝多了突然想通的事:材质差异全在反光程度上:
- 普通款:高光强度70%,带轻微羽化
- 金属款:增加第二层锐利高光
- 毛绒款:取消下眼睑线条,用点状笔触替代
透明材质眼睛最难画,要分角膜层、虹膜层和玻璃体层三层上色。建议参考《游戏特效材质手册》第三章的折射率数据。
窗外鸟叫了,最后唠叨句:多观察游戏里眨眼动画的节奏,那个0.3秒的预备动作才是生动的关键。颜料弄到数位板上别急着擦,有些偶然的污渍反而能增加质感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