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俞承豪在绝地求生里起搞笑ID时,粉丝的脑洞能有多大?
凌晨3点17分,我第8次刷新Steam好友列表,发现俞承豪的游戏状态从"在线"变成了"游戏中"。这个点还在绝地求生里鏖战,看来明天剧组化妆师又得用三斤遮瑕膏盖他的黑眼圈了。
一、那些年欧巴用过的迷惑ID
去年有粉丝在自定义房间偶遇他,当时ID叫"釜山炸鸡外卖员"——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拍《记忆之夜》时连续吃了两周炸鸡道具。更早的考古发现包括:
- "承豪但没完全豪"(2020年吃鸡手游时期)
- "三级头给我俞承豪"(双关语玩得飞起)
- "98k瞄不准承豪"(后来被扒出KDA只有0.8)
1.1 最出圈的沙雕名场面
某次直播时他顶着"半岛和平使者"的ID,刚跳机场就被5个中国玩家围殴。开全体语音喊了句"自己人",结果因为塑料中文发音被当成人机,成就了经典表情包"俞承豪の绝望.jpg"。
时期 | 代表性ID | 背后故事 |
2019-2020 | 韩服第一医疗兵 | 拍《福秀回来了》学包扎上瘾 |
2021 | 平底锅战神 | 连续3局用锅反杀狙击手 |
二、粉丝自制ID生成器
韩国论坛有个神帖整理了俞承豪式命名法则,点赞最高的配方是:地名+食物+职业。比如"大邱炒年糕侦察兵"、"光州泡菜空投狗"——后来真被本尊在采访里认证过。
有次他登录游戏发现ID被占,临时改成"这个ID被俞承豪占了",结果系统提示"名称过长",最后憋出个"俞承豪2号"。粉丝笑疯:
- "2号是什么量产爱豆啊"
- "建议下次叫'俞承豪青春版'"
2.1 中韩玩家命名差异
对比中国玩家爱用的"XXX大魔王"、"吃鸡吴彦祖",俞承豪的ID总带着迷之生活气息。就像他本人,顶着一张电影脸却最爱穿洞洞鞋去便利店。
(写到这儿突然断电,刚打的500字没保存...算了重来)
三、当ID成为文化符号
2022年有个社会学论文《虚拟身份建构中的去明星化现象》专门分析过这种现象。学者发现他的游戏ID完美复刻了韩国年轻人的自嘲文化——用"外卖员"、"快递员"这类称呼消解明星光环。
最绝的是有次匹配到女粉丝,对方ID叫"承豪欧巴嫁我"。他默默把名字改成"重婚罪要坐牢",游戏里还故意用燃烧瓶烧了对方三级甲。
凌晨4点26分,电脑风扇开始哀嚎。突然想起他某次采访说的:"在游戏里当个沙雕比当演员俞承豪轻松多了"。或许这些ID就像他的树洞,能暂时逃离镜头的追逐。
窗外鸟叫了,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他所有ID都刻意避开韩文,据说是怕被认出。但那个塑料英语发音...哥,真的更好认好吗?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