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增伤减伤机制怎么样
阴阳师增伤减伤机制全拆解:搞懂这些你也能当数据帝
凌晨三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测试数据,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——这游戏的伤害计算根本不是玄学!那些"为什么我满暴击还打不出伤害"的疑问,其实都能用初中数学解释清楚。今天就带你们扒开《阴阳师》战斗系统的底裤,看完保证你再也不会被大佬们的"伤害爆炸"截图唬住。
一、伤害计算的基本公式
游戏里每次攻击跳出来的数字,其实都在暗地里走完这套流程:
- 基础伤害:式神攻击力×技能系数(比如大天狗大招就是攻击×132%)
- 暴击判定:暴击时伤害×暴击伤害(150%起步)
- 防御减免:300/(300+目标防御)这个经典公式
- 最后还要叠上各种增减伤buff,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
典型场景 | 实际影响 |
满暴击的玉藻前 | 基础暴伤150%→堆到300%等于伤害翻倍 |
对面带了地藏像 | 15%减伤直接让你的六星输出变五星 |
二、增伤效果的叠加方式
这里最容易搞混,我当初在笔记本上画了十几遍才理清楚。增伤主要分三种类型:
1. 基础攻击加成
就是式神面板上那个攻击力数字的变化。晴明的"言灵·星"增加30%攻击,和招财猫提供的攻击加成是相加计算。比如基础攻击3000的式神:
- 带20%攻击加成的御魂 → 3000×1.2=3600
- 再吃晴明星 → 3000×(1+0.2+0.3)=4500
2. 独立乘区增伤
这才是真·伤害放大器!比如破势的40%、心眼50%,还有某些式神自带的增伤效果(比如鬼使黑击杀后的20%)。这些之间是相乘关系:
- 破势40% × 心眼50% = 实际2.1倍伤害
- 要是再来个荒骷髅10% → 2.1×1.1=2.31倍
测试服里我用白狼实测过,带破势+狂骨打出来的伤害,比单纯堆高暴伤还要离谱。
3. 特殊类型增伤
比如对孤立目标的增伤、血量高于70%的增伤这些,基本都是单独乘区。有个冷知识:源博雅的"豹眼"增加30%暴伤,这个效果是最后结算的,相当于在总伤害上直接×1.3。
三、减伤机制的生存法则
现在说说怎么让自己式神站得住。减伤效果大致分三类,优先级完全不同:
类型 | 典型案例 | 计算顺序 |
防御减免 | 薙魂、蚌精提供的防御加成 | 最先计算 |
百分比减伤 | 地藏像、独眼小僧金刚经 | 中间阶段 |
特殊减伤 | 小白守护、不知火结界 | 最后结算 |
举个实战例子:椒图连线分摊伤害时,实际流程是:
- 先计算攻击方总伤害
- 被连线目标按防御值减免
- 剩余伤害由队友平摊
- 每个队友再各自计算自己的防御减免
四、那些容易踩坑的细节
说几个我交过学费的经验:
- 防御收益递减:堆到700防御时减伤率约70%,再堆到1400防御只能提到80%,性价比直线下降
- 暴伤上限:虽然理论上能堆到1000%暴伤,但实际超过300%后收益远不如补其他属性
- 效果命中玄学:100%效果命中≠必中,还要看对方效果抵抗(这个能单独写篇论文)
上次帮萌新调号时发现,他给控制式神堆了满暴击,结果效果命中才20%——这就像给狙击手配了把菜刀,完全搞错方向啊!
五、实战中的组合应用
最后分享几个经典搭配的数据逻辑:
1. 离吞吞阵容
酒吞的狂气每层增伤15%,3层就是45%。不知火结界让普攻伤害提升30%,这两个效果是相乘的:
- 基础伤害 × 1.45(狂气) × 1.3(结界) × 1.4(狂骨) ≈ 2.64倍
- 要是触发丑女草人还能再乘1.5...
2. 麓丸炸盾流
麓丸的大招伤害和损失血量挂钩,但有个很多人忽略的细节:每损失1%生命增加0.6%伤害这个效果,是在计算防御前生效的。所以残血时看似伤害爆炸,打到高防御单位上可能还不如满血时的实际伤害。
写到这里天都亮了,游戏里的晨之清露buff也该刷新了。其实伤害计算就像做菜,不是调料放得越多越好,关键要看怎么搭配——有人用同样的御魂能打出完全不同的伤害,差别就在这些细节的把握上。下次看到那些夸张的伤害数字,记得先想想是不是触发了特定条件,别急着怀疑自己的御魂啊!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