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票活动如何让观众抢着参加还直呼真香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周末路过电影院,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有人对着手机反复刷新购票页面,有人举着奶茶在取票机前抓耳挠腮。咱们搞活动的,谁不想自家优惠券被秒空?可现实常常是活动海报贴出去三天,参与人数还没奶茶店排队的人多。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把电影票活动玩出花儿来。

一、先把观众"骗"进来的3个小窍门

电影票活动如何提高参与度和满意度

上周老王家的影院搞买一送一,结果发现大爷大妈都来领票看早场,真正想吸引的年轻人压根没注意。问题出在哪呢?

1. 起名就要搞事情

对比下这两个活动名:

  • 普通版:"暑期观影特惠"
  • 升级版:"空调WiFi冰西瓜,爆米花管够看电影"

是不是第二个光看名字就有画面感?咱们可以参考短视频平台的标题套路,比如"29.9元看IMAX!老板说亏到要改行"这种带点戏剧性的说法。

2. 时间陷阱要会设

活动类型 参与率 二次消费率
全天候开放 18% 22%
限时3小时 63% 41%

上次试过把特价场设在晚上10点,结果上座率比黄金档还高。年轻人就爱这种"夜猫子专属"的仪式感,还能在朋友圈晒个"都市夜归人"的定位。

3. 埋梗要让用户接得住

有个影院做过"带前任来看《前任4》打五折"的活动,当天现场来了三十多对尴尬组合。这种带点话题性的设计,观众自己就会帮着传播。

二、让观众来了就不想走的秘密

去年圣诞活动,有家影院在每张票根印了刮刮乐,结果散场时观众都在服务台排队兑奖,连保洁阿姨都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。

1. 把爆米花玩出新花样

电影票活动如何提高参与度和满意度

  • 集齐3种口味爆米花桶可换定制票夹
  • 买大桶送"再来半桶"刮刮卡
  • 开发香菜味/火锅味限定款

你看海底捞的奇葩锅底能上热搜,咱们在卖品上搞点小创新,成本不高但话题度拉满。

电影票活动如何提高参与度和满意度

2. 座位也要讲故事

试过把情侣座改名叫"眼泪担当区",单身座叫"人间清醒区"。有对小年轻为了抢"吐槽位"专门定了第二场的票,就为能边看边发弹幕式影评。

3. 映后小惊喜

片尾字幕快结束时,大屏幕突然弹出:"坚持到现在的影迷,凭票根可领隐藏款海报"。这招让观众养成不提前退场的习惯,保洁阿姨的工作都好做多了。

三、让观众变成自来水的高级玩法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有人在二手平台转卖电影赠品的价格比票钱还贵。这说明什么?咱们的活动衍生品要做出稀缺性。

常规赠品 话题赠品 传播指数
普通海报 主演签名场记板 1:7.3
塑料钥匙扣 胶片书签 1:4.8

有家影院做过"映后主创突袭"活动,提前完全不宣传。结果那天看完《流浪地球2》的观众,突然见到吴京端着盒饭进来打招呼,现场尖叫声差点把消防警报给触发。

现在年轻人最吃"意外惊喜"这套,就像拆盲盒似的。咱们可以把20%的预算拿来做这种随机事件,比常规广告效果好得多。

四、让数据会说话的运营技巧

上周去参观了个县城影院,人家用excel表格都能玩出花。他们把午休时间段的空位打包成"打工人补觉专场",提供眼罩耳塞,上座率从15%直接飙到80%。

  • 周二下午场改叫"摸鱼补给站"
  • 早场电影叫"退休干部进修班"
  • 最后一排座位叫"上帝视角专席"

有家影院在厕所镜子上贴台词贴纸,像《泰坦尼克号》的"你跳我也跳",《大话西游》的"当时这镜子离我只有0.01公分"。结果洗手间成了打卡点,保洁大姐说纸巾消耗量都翻倍了。

说到底,电影票活动就像谈恋爱,得懂对方想要什么。现在观众要的不是便宜,而是"这钱花得值"的体验感。就像咖啡店卖的不是咖啡,是第三空间;咱们卖的不该只是电影票,是两小时的造梦时光。

下次排片的时候,试着在常规动作里加点儿小心思。比如惊悚片场次送定制眼罩,文艺片场次送手写诗笺。说不定哪天观众会因为集齐全套书签,把你家影院当打卡圣地呢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