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店老板老王的故事:一条短视频如何让冷清小店排起长队
上个月底路过社区菜市场时,我发现"张记家常菜"门口支起了遮阳棚,十几位街坊拿着号码牌等位。要知道三个月前,这家开了八年的老店还贴着"旺铺转让"的红纸。好奇之下跟老板娘聊起,她神秘兮兮地给我看手机:"全靠这个戴草帽颠勺的视频!"
为什么你的促销海报没人看?
开餐馆十五年的老王深有体会:去年中秋推出的"消费满200送月饼"活动,印刷了500张海报,最后回收的完整传单不到20张。"现在年轻人走路都盯着手机,发传单就像往大海撒盐。"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2023年本地生活类内容阅读量同比增长167%,但传统广告的触达率下降了43%。
内容营销的四个魔法时刻
- 早餐时间(7:00-9:00):打工人刷手机找午餐灵感
- 下午茶时段(14:00-15:30):办公室集体点单高峰期
- 通勤路上(18:00-19:30):规划晚餐的黄金决策期
- 深夜食堂(22:00-24:00):夜猫子的情感消费时间
五步打造会赚钱的内容
第一步:后厨摄像头里的秘密
老王在灶台旁装了GoPro,完整记录红烧肉从切块到收汁的120分钟。这个原速视频在抖音获得23万点赞,最热评论是:"看着汤汁冒泡的样子,突然想起外婆家的土灶台。"
第二步:把菜单写成短篇小说
"酸菜鱼"的菜品描述被改写成:"凌晨三点,老李头骑着三轮车送来还在甩尾的鲈鱼。二十年老坛酸菜遇上现熬鱼骨汤,这是川江号子与长江水的重逢。"当月这道菜销量增长300%。
营销方式 | 触达成本 | 转化率 | 顾客留存 |
传统传单 | 0.8元/张 | 0.3% | 7天 |
短视频内容 | 0.2元/播放 | 4.7% | 90天 |
数据来源:艾瑞咨询《2023本地生活消费趋势报告》 |
三个让顾客主动拍照的巧思
老王把凉菜窗口改成透明厨房,特意选用景德镇青花瓷盘。有顾客拍下厨师雕萝卜花的视频,意外登上同城热搜榜。"现在每桌都会点‘青花三拼’,就为了要那个瓷盘拍照。"
灯光布置的大学问
- 餐桌正上方3000K暖光(像妈妈做的家常菜)
- 走道区域4000K中性光(安全不刺眼)
- 自拍区环形补光灯(显色指数>90)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去年七夕推出的"告白牛排"套餐,虽然设计了心形摆盘,但铁板滋滋声盖过对话,油烟味沾满衣服。后来改成低温慢煮牛排配白桃乌龙茶,情侣拍照分享量翻了五倍。
常见的内容营销误区
- 盲目跟风做黑暗料理(顾客猎奇但不复购)
- 九宫格刷屏式推广(容易被屏蔽)
- 只做图文不拍视频(错失流量红利)
傍晚六点,老王正在回复抖音评论:"明天特意给李阿姨留两斤土猪肉,您说的荠菜饺子安排上。"玻璃窗上贴着新写的毛笔字:人间烟火,最抚凡心。店里的八仙桌已经坐满,门口等位的客人举着手机,镜头对准了咕嘟冒泡的砂锅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