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玫琳凯沙龙活动中把话说到客户心坎里
上周三的午后沙龙,我看见新顾问小林红着眼眶收拾物料。她悄悄把没送出去的试用装塞回箱子时,我闻到了错过机会的味道——这已经是本月第三个因为沟通卡壳流失的潜在客户了。
一、沙龙沟通的黄金三分钟
玫琳凯培训手册第17页用加粗字体提醒我们:客户落座后的180秒决定整场沙龙成败。这时候她们的目光会不自觉地扫过产品陈列架,手指会无意识摩挲宣传册页脚,这些都是无声的沟通邀请。
1. 破冰话术的温差效应
- 错误示范:"您好,需要给您介绍下今天的活动流程吗?"
- 正确打开:"您今天选的口红色号真衬肤色,是咱们家哪支明星色号呀?"
沟通方式 | 客户停留时长 | 产品试用率 |
---|---|---|
直接推销 | 8.2分钟 | 34% |
场景化聊天 | 22分钟 | 67% |
二、藏在产品故事里的情感按钮
记得有次给幼儿园老师办专场,当我说到某款护手霜的研发灵感来自教师批改作业的干燥双手,现场试用装直接被拿空。后来在《高情商沟通》里读到,这叫情感嫁接技术。
2. 五感沟通方程式
- 视觉:示范时把产品旋转30度角展示logo
- 触觉:把试用装焐热再递到客户手心
- 嗅觉:提前15分钟在活动区喷洒经典香氛
三、客户异议的柔术处理
上个月遇到位挑剔的医生客户,当我用PEP法则化解她的疑虑时(肯定观点+专业解释+解决方案),她最后不仅买了全套护肤,还介绍了三个同事过来。
客户类型 | 常见疑虑 | 应答策略 |
---|---|---|
理性派 | "成分是否安全?" | 出示临床测试报告编号 |
感性派 | "这个颜色适合我吗?" | 讲述产品设计故事 |
四、收尾时机的精准拿捏
有次活动快结束时,我注意到王太太第三次抚摸腮红盘边缘。我边整理工具边轻声说:"这款的珠光粒子是专门为亚洲肤色设计的,您要带它回家试试吗?"她笑着打开钱包的动作,比任何销售话术都有说服力。
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刚收拾好的物料箱上,我摸了摸口袋里客户手写的感谢卡。那些在沙龙里流动的真诚对话,就像玫琳凯经典乳霜的香气,总能在恰当的温度里慢慢绽放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