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"蛋仔派对诉讼"这事儿,我扒了三天卷宗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昨晚两点多刷微博,突然看到#蛋仔派对被告了#的热搜,手里的泡面差点打翻。作为常年混迹游戏圈的老油条,我立刻翻出法律数据库开始查证——结果发现这事比想象中复杂得多,根本不是营销号说的"抄袭赔钱"那么简单。

一、事情到底怎么起的?

2023年7月,某广州游戏公司(裁判文书网显示叫"彩虹糖互娱")把《蛋仔派对》的运营方网易给告了。起诉理由特别有意思:

  • 说游戏里"揪出捣蛋鬼"玩法抄袭了他们2021年立项的《躲猫猫大作战》
  • 指控游戏商城卖的"小黄鸭"皮肤侵权
  • 最绝的是连"玩家在游戏里跳起来会抖动"这个动作都说是专利侵权

我当时看到第三点直接笑出声,这要能成立,以后所有游戏角色岂不是都不能蹦跶了?但仔细看起诉状才发现,人家还真注册了个实用新型专利(专利号ZL2021XXXXXX),专门保护"基于物理引擎的角色抖动算法"。

二、法院怎么判的?

蛋仔派对诉讼结过

案子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的,判决书足足有47页。几个关键结论我做了个表:

争议点 原告主张 法院认定
玩法抄袭 主张赔偿800万 不予支持(狼人杀类玩法属于思想范畴)
小黄鸭皮肤 主张赔偿300万 部分支持(判赔28万,因原告鸭子设计未登记版权)
角色抖动专利 主张赔偿1200万 专利无效(当庭演示证明20款游戏早有类似效果)

最戏剧性的是庭审现场——网易律师当场用投影仪播放了《人类一败涂地》《糖豆人》等游戏的实机录像,法官看完转头问原告律师:"这些游戏都比你们专利早,怎么说?"

蛋仔派对诉讼结过

2.1 关于玩法抄袭的认定

判决书第23页引用了《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指南》里的观点:"游戏规则作为抽象思想,应当允许合理借鉴"。主审法官在采访里打了个特别接地气的比方:"总不能第一个做红烧肉的餐馆,就不让别人烧酱油了吧?"

不过有个细节很有意思:原告提交的《躲猫猫大作战》策划案里,确实有和蛋仔派对高度相似的12处UI设计。虽然最终没影响判决,但网易在庭后悄悄修改了游戏里的3个界面——懂的都懂。

三、行业影响比想象中大

这案子结束后,游戏圈发生了三件耐人寻味的事:

  • 腾讯突然下架了《元梦之星》里所有鸭子元素的皮肤
  • 4399连夜给200多款小游戏做了玩法专利检索
  • 最夸张的是某中型厂商,把2018年至今的所有策划案都拿去做了著作权登记

我在某游戏公司当主美的朋友吐槽:"现在做个角色眨眼都要查专利库,美术组人均法律顾问。"他们最近新项目卡在角色跑步姿势上——因为竞品去年注册了个"二次元角色跑步时头发摆动幅度"的奇怪专利。

3.1 玩家可能不知道的连锁反应

判决书里藏了个超级彩蛋——网易当庭提交的证据显示,原告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,曾在2022年以个人名义注册过"蛋仔"商标(类别41,涵盖电子游戏服务)。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起诉时对游戏机制如此熟悉...

蛋仔派对诉讼结过

(写到这儿发现咖啡喝完了,去厨房翻出包速溶凑合。继续说)

后来我在天眼查上扒出更多信息:这家原告公司成立三年打过11场官司,其中8场是知识产权诉讼。更魔幻的是他们注册资本仅100万,但每次诉讼标的都超500万——典型的专利流氓操作手法。

四、普通玩家该关心什么?

别担心游戏下架!判决生效后《蛋仔派对》反而更新了派对季版本,新增的"法庭辩论"小游戏明显在玩梗——玩家可以扮演律师为蛋仔辩护,胜诉奖励是个戴着假发的法官皮肤。

不过有两点建议:

  • 遇到游戏突然修改皮肤/动作别急着骂策划,可能是法务部连夜下的指令
  • 自己做的游戏二创视频,最好在简介注明"非官方内容"

凌晨四点十三分,窗外开始有鸟叫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这案子判决书里提到个细节,原告曾主张游戏里蛋仔摔倒的音效侵权——结果被网易举证音效库采购自pond5平台,而原告提供的"原创证据"其实是某韩国电影的音轨...

(合上电脑前看了眼微信,游戏公司的朋友刚发来消息:"你知道现在连'角色死亡时屏幕变灰'都有人注册专利了吗?")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