抢金币活动有哪些风险?这5个坑千万别踩
上周在超市门口看见大爷大妈举着手机排长队,凑近一看才知道是在参加某APP的"抢888金币兑花生油"活动。老张头兴奋地说:"我闺女帮我弄的,说点两下就能领钱!"可第二天就听说隔壁李婶因为点链接被盗刷了2000块。这抢金币活动到底藏着多少猫腻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。
一、你以为天上掉馅饼?小心陷阱变深井
市面上的抢金币活动主要分三种:签到领金币、拉人头赚金币和
去年双十一期间,某购物平台"抢金币兑红包"活动要求用户填写身份证号+银行卡号+手机验证码三件套。结果3天后就有用户收到精准诈骗电话,对方能准确报出家庭住址和购物记录。 小王参加某阅读APP的"读新闻赚金币"活动,攒到9999金币时发现:提现1元需要邀请5个新用户。更坑的是金币会过期,他辛苦攒的10000金币最后只换了张满30减5的优惠券。 我表弟去年迷上某游戏的"充值返金币"活动,开始每天充6块返8块,后来变成充100返80。等他想收手时,系统提示"累计充值满5000解锁提现功能"。这种套路在赌博类APP中最常见,江苏警方去年就打掉过类似团伙。 社区刘阿姨参加了"走路赚金币"活动,结果手机三天就中了病毒。现在她微信里的亲戚朋友都收到过"帮忙砍价"的骚扰信息。这类活动常伪装成: 浙江有个案例,某公司用"抢金币"发展下线被判组织传销活动罪。参与者不仅金币账户被冻结,还要退缴违法所得。这类活动常游走在灰色地带: 隔壁小超市老板说得实在:"哪有白给钱的好事?人家平台服务器不要钱?程序员不领工资?"下次看到弹窗广告说"点击就送888金币",不如多想想:这金币是镀金的还是镀铜的?天上掉的可能是馅饼,更可能是铁饼。保护好自己的手机验证码,告诉家里长辈看见"金币"俩字就划走,这才是真正的"赚到"。
活动类型
风险指数
常见套路
真实案例
签到类
★★★
连续签到要求
某资讯APP要求连续签到30天(数据来源:中国消费者协会)
邀请类
★★★★
层级返利设计
某社交平台被曝涉嫌传销模式(数据来源:市场监管总局通报)
限时类
★★★★★
虚假倒计时
某电商平台活动页面存在代码篡改痕迹(数据来源:国家网信办披露)
二、手指点一点,钱包空一半
1. 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
2. 提现门槛藏着猫腻
三、你以为在薅羊毛?其实是羊入虎口
四、中老年人成重灾区
五、法律风险防不胜防
风险类型
法律后果
典型案例
非法集资
资金冻结
某省查处的"金币投资"平台(数据来源:最高人民法院公报)
网络传销
刑事处罚
广东破获的虚拟金币传销案(数据来源:公安部经侦局)
赌博性质
治安处罚
上海查处的棋牌类金币平台(数据来源:检察日报)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