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城活动名称设计:如何让媒体主动为你打call?
周末刷手机时,突然被闺蜜发来的「美妆夜市开张!前100名送正装神仙水」吸引,手指不听使唤点进去才发现,原来是某电商城的周年庆活动。这种让人「手滑」的活动命名,正在成为撬动媒体流量的新杠杆。
一、起名就像写情书,要让人心跳加速
某头部电商运营总监王姐告诉我,她们团队每天要过滤300+活动方案,能让她眼前一亮的命名都有三个心机点:
- 数字钩子:像「72小时闪购」比「限时促销」点击率高47%
- 场景代入:「办公室摸鱼专享」这类名称传播量是普通命名3倍
- 悬念制造:去年双十一某平台「神秘盒子」活动登上6家媒体头条
1.1 让记者都想来抄作业的命名套路
观察近三年618/双十一战报,爆款活动名称都有可复制公式:
情绪型 | 「解压购物节」「报复性囤货」 | 艾瑞咨询2023情感营销报告 |
事件型 | 「世界杯同款1折抢」 | QuestMobile热点营销数据 |
反差型 | 「董事长直播砍价」 | 易观分析2024趋势预测 |
二、给媒体递话筒的实战技巧
某新锐电商城运营小陈最近愁秃了头——花大价钱做的「夏日清凉季」活动,媒体报道量居然挂零。我翻了他发媒体的通稿,发现犯了三个致命伤:
- 通篇都在说满300减50
- 活动截图直接当新闻配图
- 下午6点卡着媒体截稿时间发资料
2.1 记者真正想要的故事素材
跟着都市报电商条线记者小林跑了两天,摸清他们的内容痒点:
- 能体现消费趋势的案例(比如00后买走80%宠物汉服)
- 有画面感的用户故事(大学生代购赚出学费)
- 行业首发的创新模式(首个AR试妆购物节)
三、把活动变成社交货币的魔法
最近朋友圈刷屏的「离谱但合理」案例:某平台「前任回收站」活动,用户可拍卖闲置物品,成交额捐给失恋博物馆。这个名称设计巧妙融合了:
社交属性 | 87%参与者自发晒单 | 微播易UGC监测数据 |
媒体视角 | 登上情感类公众号TOP10 | 新榜内容热度指数 |
传播裂变 | 衍生出最奇葩闲置话题 | 微博热搜排行榜 |
现在打开手机备忘录,试着把下个月要做的母婴促销活动,从「年中大促」改成「新手妈妈生存装备展」。是不是感觉记者们的采访邀约已经在路上了?好的活动名称就像会自转的星球,总能吸引媒体像卫星般环绕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