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开黑突然好奇:晨墨这哥们到底算不算职业选手?
昨晚和室友五排连跪到凌晨三点,队里打野突然来了句"对面打野是晨墨小号吧",整个语音顿时炸锅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——天天在短视频和直播里刷到的"晨墨",好像从来没人说清楚过他到底是不是职业选手。摸出手机查了半小时,发现这事儿比想象中有意思多了。
一、基本身份拼图
先甩个表格省得你们迷糊:
常用ID | 晨墨、CM丶墨 |
主玩位置 | 打野(韩信/李白绝活) |
直播平台 | 虎牙(2020-2022)、抖音(2023至今) |
最高段位 | 巅峰赛2600+(2021年S23赛季) |
注意看最后一行没写职业经历对吧?这里就有意思了。
二、那些模糊的"职业"传闻
翻他早期直播录像会发现三个关键时间点:
- 2019年8月:在QG俱乐部试训一周(自己直播时提过)
- 2020年3月:短暂挂名某KGL战队大名单(但未上场)
- 2021年世冠期间:给eStarPro当过陪练(选手直播背景音里出现过)
但严格来说,这些都不能算正式职业经历。就像你大学去腾讯实习过,总不能说自己是腾讯高管吧?
2.1 试训和正式选手的差距
KPL官方注册资料库(2023版)里查不到他的信息,这点很关键。职业圈有个不成文规矩:没打过至少一场官方正赛的,基本不会被认可是职业选手。就像你考了驾照从没上路,老司机肯定不认你是"司机"。
三、为什么总被误认为职业选手?
我整理了三个主要原因:
- 操作太像职业:他的韩信二技能接普攻取消后摇的方式,和暖阳直播教学一模一样
- 交际圈渗透:经常和职业选手五排(比如梦泪、一诺都和他双排过)
- 自媒体模糊化:很多剪辑号喜欢用"前职业选手晨墨"这种标题吸引点击
最绝的是去年有个视频,他玩裴擒虎反野时说了句"这波学花海的",结果被二次剪辑成"花海队友晨墨教学",播放量直接破百万...
四、当事人自己怎么说
翻到他2022年8月的一条直播录屏,当时弹幕疯狂问"墨哥什么时候打职业",他原话是:
"打过训练赛就知道差距了,人家职业的运营节奏像精密齿轮,我们这种路人王顶多算...算个电动牙刷?"
后来有粉丝在抖音问他为什么不继续试训,他回了段特别实在的话:
"22岁反应开始下滑了,训练赛熬到凌晨四点第二天头疼,想想还是直播自在。"
五、业内人怎么看这种现象
正好认识个KPL二线队伍教练,他给我打了个比方:
"路人王和职业选手的区别,就像街球手和NBA球员——你可能在野球场能晃倒所有人,但真到专业赛场,光防守轮转就能让你怀疑人生。"
他还透露个冷知识:现在青训营选拔,已经不太收这种"绝活哥"了。除非你能用三个不同英雄打到巅峰赛前50,否则试训机会都没有。
六、对我们普通玩家有什么启示
凌晨四点写着写着突然悟了:与其纠结"是不是职业",不如学学晨墨的内容思维。这哥们特别会制造记忆点:
- 每局结束必说"感谢老铁们陪墨某练剑"
- 失误时摔手机(后来承认是模型机)
- 发明"韩信偷家计算公式"梗
上次看他直播发现个细节——明明能赢的局,他偏要等对面复活秀个换装再推水晶。这种刻意但不做作的节目效果,可能比"职业选手"头衔更值钱。
窗外鸟开始叫了,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晨墨的ID其实来自他养的黑猫,早上阳光照在猫毛上像墨水里掺了金粉。你看,游戏打得好的人,连起名都这么讲究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