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个萌新第一次打开《蛋仔派对》时,到底会发生什么?
凌晨2点23分,我第N次被同事安利后终于下载了《蛋仔派对》。作为连《糖豆人》都没玩过的手残党,捏着发烫的手机突然有点恍惚——这粉嫩嫩的界面和满地乱滚的蛋仔,真的能让我这种游戏黑洞玩下去吗?
第一章:那个让人手忙脚乱的十分钟
新手引导比我预想的还要暴躁。刚创建完那个长得像猕猴桃的蛋仔,就被系统直接扔进了训练场。注意,是字面意义上的「扔」——我的蛋仔在空中划出完美抛物线,duang地砸在弹簧垫上时,右手拇指还僵在屏幕左上角没反应过来。
- 第一道坎:移动。左手轮盘比想象中敏感,轻轻一推蛋仔就滚得像个失控的保龄球。后来才发现要短按而不是长推
- 第二道坎:跳跃。教学关要求连续跳三个平台,结果我总在第二个平台边缘表演太空步——后来发现要助跑
- 最致命坎:扑倒。这个能击飞对手的神技,被我硬生生用成了「滑跪求饶」,十次有八次会自己栽进水里
所有新人都会犯的五个蠢操作
把「翻滚」当移动 | 在团队赛里把队友撞飞 |
对着空气疯狂扑倒 | 在生存赛里第一个跳进毒圈 |
以为道具是装饰品 | 举着弹簧床跑完全程 |
第二章:被社会毒打的初体验
当我终于能歪歪扭扭通过训练关时,系统露出了老狐狸般的微笑——「现在去参加正式比赛吧!」。后来才知道,这个时间点匹配到的90%都是和我一样的菜鸟,但当时看着满地图五颜六色的蛋仔,还以为误入了全服高手房。
首场生存赛的记忆特别深刻:
- 开局30秒就被弹板弹到地图外
- 好不容易走到旋转门,被老六用咸鱼拍飞
- 最后在蜂窝迷宫里卡视角,眼睁睁看着自己掉进虚空
后来学乖了,发现贴着边缘走比横冲直撞存活率高得多。不过最绝的是有次玩团队竞速,我们队三个萌新集体在传送带上来回跑,对面都到终点了我们还在原地「太空步」,气得队友开麦狂吼「往左跳啊!」——结果他自己也掉下去了。
第三章:那些没人告诉你的隐藏细节
玩到第三天凌晨,突然发现游戏里藏着很多说明书没写的东西:
物理引擎的恶趣味
蛋仔的碰撞体积比视觉模型大10%左右,这就是为什么总感觉「明明没碰到却还是被撞飞」。有次我专门测试,在独木桥上静止不动,结果路过的蛋仔带起的风都能把我掀下去...
道具的隐藏机制
- 「巨大化」状态被击飞的距离会更远
- 「烟雾弹」对正在扑倒的敌人无效
- 「弹簧床」可以弹飞正在空中的对手
最坑的是「传送球」,官方说明写着「随机传送」,但实测在生存赛最后阶段大概率会传送到危险区域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说多了都是泪。
第四章:从菜鸡到菜鸟的进化
大概玩了一周后,突然发现自己产生了些微妙变化:
- 看到转盘会下意识计算提前量
- 经过弹簧装置时手指会自动移到扑倒键
- 听到「咸鱼」音效会条件反射式闪避
有次在「抢椅子」模式里,我阴差阳错用「翻滚」卡进了一个视觉死角,居然苟到了决赛圈。虽然最后还是被会玩的用道具揪出来了,但那种「原来我也可以」的感觉,大概就是这游戏最上头的部分。
现在我的蛋仔已经穿着用肝换来的小恐龙皮肤,虽然还是会在大摆锤上表演自由落体,但至少——知道怎么在落地前调整姿势了。凌晨3点的手机屏幕上,那个圆滚滚的身影又歪歪扭扭地冲向了新的陷阱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