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赶出来的蛋仔派对滑索组件教程
凌晨2点37分,第4杯咖啡见底的时候,我终于把滑索组件这玩意儿搞明白了。这鬼东西看起来简单,实际调试起来能让人把键盘摔了3次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
一、滑索组件到底是个啥?
简单来说就是让蛋仔能在两点之间"咻——"地滑过去的装置。但你要是以为随便摆两根柱子拉条绳子就完事,那绝对会在测试关卡时被队友骂死。
官方文档里藏着几个关键参数:
- 滑索长度:超过20米会自动分段,这个坑我踩过
- 摆动幅度:默认是5°,但实际体验像在坐海盗船
- 速度曲线:千万别选线性!会显得特别假
二、搭建实操(血泪版)
昨天凌晨3点测试出来的最佳配置:
参数 | 推荐值 | 为什么 |
起始高度 | 2.3米 | 低于这个蛋仔会卡脚 |
末端缓冲 | 1.2秒 | 不然玩家会直接飞出去 |
绳索材质 | 弹性材质3号 | 其他材质会穿模 |
2.1 那些气死人的细节
1. 碰撞体一定要比视觉模型大15%,别问为什么,照做就对了。上周我因为这个被测试组打了20个bug单子。
2. 在斜坡上安装时,要在代码里加这句:
- SetSlopeCompensation(true)
- 不然蛋仔会像在溜冰
三、高级技巧(官方没写的部分)
喝了第5杯咖啡后发现的邪道玩法:
多层滑索嵌套:先设置主滑索,然后在中间点挂次级滑索。注意要调这个参数:
- BranchAngle=35°(最佳过渡角度)
- TransitionTime=0.8s(再短会晕3D)
测试时发现个彩蛋:如果三个滑索呈Y字形交叉,蛋仔有5%概率触发特殊翻滚动作——这个估计是程序员偷偷加的。
3.1 物理模拟的坑
遇到风力系统时,要手动加个风力补偿系数:
风力等级 | 补偿值 |
1-3级 | 0.12 |
4-5级 | 0.27 |
飓风 | 直接关了吧别折腾了 |
四、检查清单(凌晨4点修订版)
发布前一定要检查:
- 滑索两端有没有 invisible wall(新手必忘)
- 多人同时使用会不会卡模型
- 音效是不是跟着速度变化
- 蛋仔的表情会不会变成惊恐脸(这个超重要)
窗外鸟开始叫了,最后说个玄学:每次保存前把滑索颜色改成#FFAACC测试,莫名其妙会少几个bug... 可能是程序员在代码里埋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