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在迷你世界造出T179次列车时,发现这些事没人告诉过你
凌晨三点半,咖啡杯底黏着最后一口冷掉的浓缩。屏幕上的像素方块在视野里微微发飘,我突然把鼠标一摔——这破转向架比例怎么调都不对!作为在《迷你世界》复刻过27款现实列车的强迫症患者,这次被T179次列车折腾得够呛。
一、为什么偏偏是T179?
去年在长沙站等车时,那辆墨绿色车头拖着橙色腰带的列车呼啸而过,车窗反射的阳光"唰"地扫过月台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趟往返京广线的特快列车藏着不少冷知识:
- 25K型车厢:中国最后一代带鱼骨式通风器的客车,现在新造车厢都改成了隐藏式
- DF11G双机重联:两台柴油机车头背靠背,功率直接翻倍
- 145km/h的浪漫:明明能跑160,但25K型车底限速就是145,像被命运扼住喉咙的田径选手
游戏里搭建时才发现,现实中的1:1复刻根本行不通。迷你世界的角色身高只有2.5格方块,按这个比例,整列车会占据半个地图。最后妥协成1:2.5的比例,结果转向架小得像是给乐高人仔穿的轮滑鞋。
二、那些教程里没说的魔鬼细节
油管上那些建筑大神的速建视频都是骗人的!真正上手才知道:
现实部件 | 游戏实现方案 | 翻车次数 |
机车前脸弧度 | 楼梯块+活板门 | 9次 |
车厢连接处风挡 | 染色玻璃+粘性活塞 | 炸毁过3节车厢 |
水牌(车次显示屏) | 物品展示框+红色羊毛 | 被朋友误认成消防车 |
最崩溃的是还原塞拉门(就是那种会往侧面滑动的车门)。用普通活塞会突出来一截,最后发现把粘液块染色后配合观察者,能做出类似滑轨的效果——虽然乘客上下车时总会被弹飞两格高。
2.1 关于内饰的执念
硬座车厢的蓝白格子座套其实可以用白色混凝土+蓝色地毯,但非要在每张桌子上放可交互的盒饭模型(铁饭盒+熟鱼+面包)。测试时发现角色坐下吃饭,脑袋会卡进行李架里——现在这列车成了迷你世界首款"用餐需签署免责协议"的交通工具。
三、从数据控到摆烂党的心路历程
起初严格按照《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概要》的数据:
- DF11G机车全长22.1米 → 游戏里8.84格
- 转向架轴距1.8米 → 0.72格
- 车窗间距误差控制在±0.3格
直到某次更新后,发现车轮用铁轨方块会穿模,换成压力板又像踩着风火轮。现在车厢底下干脆是悬空的,谁问就说这是"磁悬浮特别版"。
朋友来体验时说"哇这个鸣笛声好像",其实是我在隔壁房间用口技模仿的。游戏里的音符盒怎么调都是电子琴版《托马斯小火车》。
四、一些没用的冷知识
测试时发现:
- 如果按真实编组18节车厢,从车头跑到车尾要1分37秒(穿钻石靴子)
- 用发射器模拟餐车推车,结果把炸鸡块射进了驾驶室
- 给二等座加装可调节座椅(活板门+按钮),导致整车电路短路
最绝的是还原了真实的集便装置——别问用什么方块实现的,问就是后悔。
窗外天快亮了,咖啡机发出疲惫的嗡鸣。保存完最后一个转向架,突然发现这列歪歪扭扭的像素列车,居然和记忆里长沙站那抹飞驰的墨绿色重叠在了一起。也许明天该试试还原KFC爷爷的餐车?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