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朋友聊天,发现大家越来越爱看直播了。有个做设计的哥们说,他们团队现在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搞「创意突围」直播,半年时间专利申报量涨了3倍。这事让我意识到,直播早就不是单纯卖货的渠道了。
为什么说直播是创新培养皿
上周去咖啡馆写方案,邻桌两个产品经理的对话特别有意思。穿格子衫的那个说:「我们上次直播连线了芬兰的用户,他们用晾衣架改装的宠物喂食器简直绝了!」这种跨地域的即时碰撞,比开十场头脑风暴会都管用。
传统会议 | 直播互动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
平均3个创意/小时 | 8-12个创意/小时 | 《2023创意管理白皮书》 |
参与度35% | 参与度82% | 哈佛商业评论调研 |
真实案例:直播让创新看得见
记得去年双十一,某家电品牌做了场24小时创意马拉松直播。工程师在镜头前现场拆解用户留言,凌晨三点有个宝妈说想要能自动关火的炖锅,结果天亮前他们就画出了3D模型图。
三步打造创新型直播
- 设置「留白时段」:每半小时预留5分钟自由聊天,上海某广告公司用这个方法收集到7个爆款slogan
- 引入观众投票:教育机构直播教研会时,让家长实时选择教案版本,转化率提升40%
- 设置挑战任务:美妆博主直播时让观众用家里现有物品改造化妆工具,当晚就上了热搜
小心这些直播陷阱
前阵子参加行业交流会,有个做服装的老板吐槽:「我们搞了三个月直播头脑风暴,结果设计部集体辞职。」后来才知道他们犯了个致命错误——把直播当监视器用。关键是要建立安全创新空间,比如设置匿名投稿通道。
工具选得好,创新没烦恼
- OBS Studio:支持多画面拼贴,适合对比不同方案
- Mentimeter:实时词云生成,捕捉灵感关键词
- Miro在线白板:20人同时涂鸦创意,某互联网公司用这个工具3小时产出新功能方案
昨天路过大学城,看到创业社团的小年轻们正用手机直播产品原型测试。阳光照在他们兴奋的脸上,突然觉得创新这件事,本来就该这么热气腾腾的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