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张卓佳是谁?这个冷知识连老玩家都可能答错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稿,突然想起白天刷到的提问——"第五人格张卓佳是谁啊",手指头悬在键盘上愣了半天。作为从内测就开始玩的老咸鱼,这名字听着耳熟却怎么都拼凑不出完整信息,干脆翻着官方公告和早期采访记录查了整宿,发现真是个被时间冲淡的彩蛋。
藏在游戏代码里的真实人名
2017年冬天,第五人格还在用"Project杀机"这个代号时,开发组有个不成文的传统:把核心成员名字拆碎当彩蛋塞进游戏。现在庄园里还能找到的痕迹包括:
- 军工厂地图某处锈铁管上刻着的"ZJJ"缩写
- 红教堂彩窗玻璃暗藏的字母"ZZJ"组合
- 早期策划案里监管者技能命名参考了开发组生日
张卓佳(音译)就是当时的美术组原画师,现在网易的工牌系统里还能查到这个名字。主要负责过初始版杰克爪刀特效和圣心医院墙体涂鸦的设计,后来在2018年夏天离职转行做独立游戏去了。
为什么玩家会突然问起他?
去年某次直播里,官方不小心放出了未处理的角色建模文件,有眼尖的观众发现某个纹理图层标注着"zzj_old_ver3"。这个陈年签名就像埋在沙滩里的贝壳,突然被潮水冲了出来。
时间节点 | 相关事件 |
2017.11 | 参与杰克雾刃特效迭代 |
2018.03 | 设计狂欢之椅锈蚀纹理 |
2018.07 | 从网易离职 |
那些被迭代掉的设计遗产
翻着三年前的内部通讯记录(出处:《第五人格美术组2017-2018工作简报》),发现现在游戏里很多习以为常的细节都留着张卓佳的笔触:
- 血丝特效:最初用钢笔手绘扫描的,比现在的数字渲染版本更粗粝
- 地下室油灯:光晕范围调了14个版本才定稿
- 角色脚印:测试阶段尝试过带血渍的版本被和谐了
最有趣的是红蝶般若相的面具,早期设定里瞳孔位置要跟着玩家视角微转,这个差点把程序逼疯的创意就是他提出的。后来因为引擎限制改成现在这样,但你在自定义模型里还能找到那个会转动的眼球的废弃素材。
为什么官方从不主动提?
凌晨四点给认识的老策划发微信,对方迷迷糊糊回了段语音:"那会儿团队才二十来人,谁记得清哪个文件是谁画的...后来做大了要统一著作权,自然就用工作室名义了。"
这大概就是商业游戏的常态吧。就像你永远不知道常去的餐馆换过几任厨师,但那份辣子鸡丁的滋味总似曾相识。
同人圈里的奇妙误传
查资料时顺带摸进几个古早贴吧讨论串,发现玩家脑补的版本比现实精彩多了:
- 有人坚信是某个剧情角色的真名
- 2019年谣传过"内部测试员专用账号"
- 甚至衍生出"第五人格最初创始人"这种离谱说法
最绝的是某篇同人文把这三个版本缝合成潜伏在庄园的幕后黑手,点赞数比官方剧情解析还高。要是张卓佳本人看到,估计会对着屏幕笑出眼泪。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文档右下角字数统计停在2873。突然觉得游戏就像这座熬夜的城市,霓虹灯下藏着无数这样的名字——他们打磨过某个按钮的触感,调整过某个音效的延迟,然后消失在版本更新日志的空白处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