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蛋仔派对乐园搞个游泳馆?这份实操指南够你折腾半个月
凌晨两点半盯着电脑屏幕改方案,突然想到上周在蛋仔乐园看到家长带着孩子蹲在喷泉边玩水——这事儿挺刺激我的。要我说啊,现在这种天气没个正经玩水的地方真不行,干脆把琢磨半个月的游泳馆搭建经验写出来,你们随便看看。
一、先搞清楚这玩意儿到底该不该建
去年帮三个主题乐园做过水项目咨询,发现很多人第一步就栽跟头。不是所有乐园都适合塞游泳馆的,得先拿张纸画个表:
必备条件 | 蛋仔乐园现状 |
日均客流量≥3000人 | 旺季达标/淡季悬 |
现有场地≥800㎡ | 得拆两个主题区 |
年运营预算多出200万 | 要砍掉夜间灯光秀 |
要是这三项能对上两个,再往下看。别学某乐园硬搞,最后泳池变鱼塘的惨案我可亲眼见过。
二、施工阶段那些要命的细节
上周三在工地盯到凌晨,发现施工队想用普通瓷砖铺池底——赶紧叫停了。水上项目最怕这种隐蔽工程偷工减料,给你们列个必查清单:
- 防水层:至少做三层,别信"新型材料一道搞定"的鬼话
- 排水坡度:我习惯拿矿泉水瓶倒水测试,水流方向不对就返工
- 防滑条:间隔≤30cm,颜色得和池底形成反差
说到这个想起来了,更衣室地漏千万别省钱。去年某项目用了便宜货,三个月后反味被投诉到爆,最后花双倍价钱全部更换。
2.1 让人头疼的动线设计
见过最蠢的设计是把更衣室放在泳池对角,游客得湿漉漉横穿整个场馆。好的动线应该像煮饺子:
- 入口处强制分流(家长/儿童/残障通道)
- 寄存→更衣→淋浴→泳池单向流动
- 紧急出口直接通室外,千万别设门槛
记得留出救生员动线,上次验收发现有个死角看不到,临时加了条架空步道。
三、运营后才发现的血泪教训
开业第一天就给我整不会了——有家长带着穿尿不湿的娃非要进深水区。现在员工手册里多了十几条奇葩情况应对指南:
- 每两小时强制检测余氯(别完全依赖自动系统)
- 准备三种尺寸的浮力衣(XS码最容易被顺走)
- 更衣室定时广播提醒(总有人把手机忘在储物柜)
最绝的是上周暴雨,屋顶排水管设计流量不够,眼看着水面离电气设备越来越近...现在所有涉水区域配电箱都抬高了30cm。
对了,消毒剂存放室一定要上双锁。有次巡查发现清洁工把84和洁厕灵堆在一起,吓得我当场全员培训。
四、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增值项
凌晨四点突然想到个好点子:在浅水区加装可拆卸的水幕投影。虽然预算超了5万,但晚上变成光影秀场地后:
常规模式 | 夜间模式 |
儿童游泳教学 | 3D海底世界投影 |
50元/人门票 | 198元/双人套餐 |
还有个歪招:在出口处放个体重秤。别笑,数据显示68%的游客会称重后二次消费(餐饮区就在旁边)。
咖啡喝完了,天也快亮了。最后说个真事:昨天巡场看见个小姑娘在泳池边认真读安全须知牌,突然觉得这些折腾都值了——虽然她妈妈下一秒就举着手机喊"宝贝看镜头"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