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设计一份让人忍不住想参加的七一唱红歌活动?
最近和社区的王姐聊天,她说去年七一活动冷场了,观众提前离席,今年想搞点新花样。我翻出手机里存的十几个活动案例,发现成功的红歌会都有三个共同点——像老面馒头那样实在,像糖葫芦串那样有层次,还要带点街坊邻居唠嗑的亲切感。
一、先把活动骨架搭结实
早上七点的菜市场最懂什么叫黄金时间。参照《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指南》的建议,把活动切成四块鲜肉:
- 开场破冰(15分钟):腰鼓队踩着《东方红》节奏入场
- 主体展演(60分钟):老中青三代穿插着来
- 互动高潮(20分钟):准备些能引发大合唱的"钩子"
- 收尾彩蛋(10分钟):留个明年还想来的念想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
去年朝阳社区的刘主任耍了个小花招,让广场舞阿姨们把《没有就没有新中国》改编成交谊舞版。你猜怎么着?现场大爷们主动下场当舞伴,有个七十岁的张爷爷还即兴来了段霹雳舞。
二、新旧配方大比拼
传统流程 | 创新方案 | |
开场方式 | 领导致辞+升旗仪式 | 快闪红歌接龙+电子签到墙 |
节目衔接 | 主持人串场 | 现场观众微信点歌 |
互动设计 | 有奖问答 | 抖音直播合唱挑战赛 |
三、给活动加点"家常味"
记得在观众席摆几筐老式搪瓷缸,泡上茉莉花茶。去年我们试过这个法子,李大妈说闻着茶香就像回到年轻时的宣传队。再准备些印着歌词的竹编蒲扇,既解暑又是现成的提词器。
节目单要像菜单那样诱人
- 童声合唱《闪闪的红星》+爷爷辈口琴伴奏
- 社区保安队的军体拳配乐《打靶归来》
- 外卖小哥电瓶车方阵的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
四、把观众变成参与者
准备二十条红绸带,让观众在《歌唱祖国》副歌部分集体挥舞。偷偷告诉你个小秘密:选质地轻薄的绸子,甩起来像团火苗在跳,拍视频特别带劲。
活动结束后,别忘了在微信群里发几张现场照片,配上"明年再见"的表情包。就像吃完饺子总要喝碗饺子汤,这叫"原汤化原食",让大家带着期待收尾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