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党建遇上「打怪升级」:游戏化如何让组织生活不再「坐冷板凳」
上个月参加表弟的党支部活动,发现他们单位把党史问答做成了「抢车位」游戏,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提示音听得我直乐。这种把组织生活玩出花样的做法,正在全国5.3万个基层党组织中悄悄流行——根据中央党校2023年党建创新报告,采用游戏化手段的党组织年度考核优秀率比传统模式高出27%。
一、那些年我们开过的「催眠大会」
某国企宣传科李科长跟我吐槽:「现在通知开会,年轻人要么说在赶项目,要么悄悄坐最后一排刷手机。」他们去年尝试的「红色剧本杀」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——在模拟遵义会议的场景中,90后党员们为了争取「决策奖」,愣是把党史资料翻出了毛边。
- 传统模式三大痛点:
- 签到表上的「灵魂出窍」
- 照本宣科的「单口相声」
- 讨论环节的「集体静音」
二、游戏化设计的「四两拨千斤」
浦东某互联网公司党支部的「学习强国」积分榜,活脱脱像游戏公会战力排行。每周一的「巅峰对决」时间,茶水间都能听见争论:「我这周明明多参加了志愿服务,该加20经验值!」
功能模块 | 实现效果 | 数据来源 |
任务成就系统 | 日均学习时长提升41% | 《新时代党建》2023.06 |
实时进度条 | 三会一课到会率98% | 浙江省委组织部调研 |
组队副本挑战 | 跨部门协作项目增加3倍 | 腾讯党建云平台数据 |
三、小心别把党课玩「脱轨」了
见过某社区搞的「重走长征路」VR游戏,年轻党员戴着设备蹦蹦跳跳,老书记在旁边急得跺脚:「注意党徽别碰掉了!」游戏化不是cosplay,某央企的「党建元宇宙」项目就因此栽过跟头——技术人员光顾着打磨画面,忘了设置理论学习关卡。
四、接地气的「游戏工具箱」
山东某村党支部的「种田能手」积分赛很有意思:帮老乡收麦子能换「金镰刀」勋章,调解邻里纠纷奖励「和事佬」称号。年底用积分兑换农资时,老支书笑着说:「这帮年轻人现在比着做好事,我家的化肥都是他们抢着搬的。」
- 三个即插即用设计:
- 「知识闯关」小程序:把分解成300个碎片
- 「红色拼图」工作法:每个党小组负责政策解读模块
- 「成就展厅」数字墙:实时展示党员贡献值
看着社区老党员们戴着老花镜研究「线上组织生活攻略」,突然想起那位把党课PPT改成「大家来找茬」游戏的街道干部说的话:「甭管黑猫白猫,能让群众笑着听进去道理的,就是好猫。」或许这就是游戏化党建最朴实的价值——让信仰的种子,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