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活动策划书的结构拆解:照着这个框架写准没错
上周帮邻居家闺女改社团活动方案,小姑娘拿着三页A4纸愁眉苦脸:"王叔你看,这策划书写得像流水账,社长说再改不好就要换人了。"我接过稿子一瞧,好家伙,连基本的时间轴和应急预案都没写全。这事儿让我想到,很多新手策划最容易栽在结构框架上。
一、策划书的门面工程
别急着闷头写,先把这三个基础模块理清楚:
- 活动背景:就像讲故事要先交代"从前有座山",这里要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个活动。去年校庆数据、社团招新困境都是好素材
- 核心目标:记住要SMART原则(参考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》),比如"提升30%社员参与度"比"加强团队建设"实在多了
- 主题包装:参考奶茶店新品命名套路,试试"21天阅读马拉松"比"读书月活动"更抓眼球
二、血肉填充的关键部位
上周帮培训机构做的暑期班策划,校长特别满意这个细节处理:
模块 | 企业培训 | 校园活动 | 社区讲座 |
时间规划 | 精确到15分钟 | 按课时划分 | 保留弹性时段 |
物资清单 | 投影仪型号 | 扩音器数量 | 折叠椅供应商 |
人员分工 | 导师+助教 | 学生干部轮值 | 志愿者分组 |
三、新手常漏的暗线设计
上次社区读书会差点翻车,就是因为没准备雨天预案。现在我的策划书必留这两个后手:
- 备用场地:提前联系好附近咖啡馆,签好应急使用协议
- 人员替补:设置AB角制度,参考医院护士排班表
四、让领导眼前一亮的加分项
上个月给电商团队做的培训方案,CTO特别点赞了这个设计:
- 知识转化率测算:参考柯氏四级评估模型(见《培训效果评估实务》)
- 趣味性指标:设置"学习能量条"可视化进度
- 社交传播设计:模仿拼多多的助力机制
窗外的知了开始叫了,电脑右下角弹出提醒:该去接孩子放学了。保存好正在写的社区暑期托管方案,突然想起十年前自己写的第一份策划书——那时候连页码都不会加。其实策划书就像搭积木,把该有的模块备齐了,自然能堆出漂亮造型。下次要是遇到拿不准的结构问题,就按这个框架往里套,保准错不到哪去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